GCS-DPM 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实验

光的干涉、4f系统成像及滤波、傅里叶变换

GCS-DPM 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实验

光衍射相位显微术(DPM),主要是干涉原理及傅里叶变换的方法来获取定量相位的技术。其结合了共路干涉和实时拍摄的特性,它的干涉结构稳定,同时还能对样品相位信息进行实时观测。目前,DPM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的,从生物工程到材料领域都有它的应用,如测量动态的生物样本、生物细胞定量相位测量、半导体蚀刻与光化学蚀刻过程的观察、材料的膨胀与变形等。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等着我们去发掘。

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实验实物图

♦ 知识点

光的干涉、4f系统成像及滤波、傅里叶变换

涉及课程

工程光学、物理光学、傅里叶光学

实验内容

• 搭建衍射相位显微光学实验光路

• 计算系统放大倍数,完成系统标定

• 采集干涉条纹图,计算背景及样品相位

• 根据相位信息计算样品高度信息

实验原理

衍射相位显微系统,是用平行光束照明样品,入射光通过显微物镜和场镜成像在显微镜的输出平面上。显微镜的输出面即成像面上放置了一个闪耀光栅,产生了许多衍射级次的样品像,其中1级衍射光强最强,0级衍射光强次之。将光栅面作为起始,放置两个透镜L1和L2形成一个4f系统,这两个透镜的共焦面成为傅里叶面。为了在众多衍射级次中选择出用于记录计算相位的级次,在这个傅里叶面上对各级次进行空间滤波。用一个25 μm的针孔对1级衍射光进行滤波,使其在CCD面上成为一个球面波,作为参考光;让0级光直接通过,成为携带样品相位信息的样品光。其余的衍射级次会被空间滤波直接挡住或无法被L2采集。因为针孔对1级衍射光的光强有削弱作用,1级光和0级光的最终光强能够非常接近,在CCD靶面上得到干涉图样,再通过傅里叶变换及其他计算得到样品相对于周围介质的相移,并将相移信息通过处理在计算机上显示。

原理示意图

定量相位显微成像光路示意图

效果图

(a)二氧化硅样品干涉图 (b)样品相位图
(c)样品恢复平面图 (d)样品高度图

实验结果图

技术指标

• 固体激光及组件:输出功率 P>50mW,中心波长 λ 532nm,光束直径 1.5mm,光束发散角 1mrad,功率稳定性 <5%;含激光夹持器、支杆等支撑器件;

• 可调衰减器:基底材料 K9;外形尺寸Φ54± 0.1mm,平行度 30",光洁度 III 级,镀膜扇形角宽270°;含支撑器件; 

• 反射镜组件:Φ40 mm加强铝反射镜,R>95%@可见光;可二维调整;含支撑器件;

• 透镜变换组件:Φ25.4mm,f100mm,表面镀增透膜,可二维调整;含支撑器件;

• 显微成像组件:20х 显微物镜,NA0.4,工作距5.8mm,含支撑架;

• 样品组件:二氧化硅小球(直径约20μm),盖玻片和载玻片封装,含夹持器件,并三维平移微调;

• 光阑组件:通过孔径Φ2-29mm;含支撑器件;

• 4f系统组件:放大倍数6倍,透镜L1Φ50mm,f50mm,透镜L2Φ50mm,f300mm;含支撑器件;

• 针孔滤波组件:针孔25um,可实现0级全透,1级滤波,基底为熔石英窗口,外径25mm;

• 一维平移组件:X轴正推,台面65*65mm,预留M3,M4转接孔,行程±12.5mm,千分丝杆读数,测量精度0.001um;

• 精密光学导轨:L×W=1200mm×100mm,配套滑块、一维移动滑块、调节支座、支杆;高精度调节镜架:稳定性<2′;

• 图像传感器:黑白CMOS,靶面尺寸 1/1.8″,灵敏度 1.6v@550nm/Lux/s,分辨率 1280*1024,像素5.2um,USB2.0;含支杆,调节支座,磁座;

• 软件组件:包含系统标定、相位计算和高度恢复三个模块;系统标定包含图片灰度分析,放大率计算;相位计算包含背景相位、样品相位计算和包裹相位计算;高度恢复包含高度图显示和位置选点显示,数据导出等。

必备设备

计算机

建议课时

4课时

   

联系我们了解更多产品信息~